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人精神谱系”。中国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人精神谱系,从中汲取前进动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突破新进展。

  保持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习指出:“我之所以不断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因为这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中国人精神谱系内涵丰富,坚守理想信念是其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其能够跨越时空、绽放恒久光芒的关键。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没有一点困难能压垮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坚贞不渝的信念、对党的绝对忠诚。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党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每一个党员事业和人生的灯塔。新征程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增强战胜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信心。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基础上。全面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其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厚植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习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从伟大建党精神的不负人民,到延安精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焦裕禄精神的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到雷锋精神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从脱贫攻坚精神的上下同心,到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命至上,中国人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鲜明彰显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拿出切实处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从最困难的群体和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及时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磨砺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习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一路走来,中国遭遇了血与火的考验,经历了无数生与死的洗礼,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方能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中国人精神谱系是一代代人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中铸就的。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展现了中国人困难压不倒、苦难击不穿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格。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唯有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这一历史伟业。要自觉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工作、找准自身定位,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自我革新的勇气、进取创新的思维、奋发有为的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既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防范化解“灰犀牛”事件,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永葆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习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一百多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精神支撑。新征程上,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强作风、壮肌体,慢慢地加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明显问题导向,经常对照检查,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汲取滋养,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受淬炼,不断的提高思想境界,以自我革命精神激励永不懈怠的精神情况,慢慢地加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动力。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