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色服装,一般指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面料,以一定的方式拼缝在一起的服装。因为服装业发展迅速,服装拼色的部位从以往的领子、袖口、裤子的外侧等传统的常规部位发展到今天的服装上的所有部位,拼色的面积从以往的嵌条,小面积的的镶边发展到今天的大面积拼色,用几种不同面料拼接成一件衣服也比比皆是。

  拼色服装在洗涤干燥后较易产生沾色现象,即浅色面料沾上了深色面料中的染料。

  纯棉面料较容易出现沾色的问题,纯涤的面料则较少有沾色问题。这是因为棉纤维的染色是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发生剧烈溶胀,纤维间隙增大,使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内部,纤维上的部分基团跟染料发生结合,但此过程在洗涤中是可逆的,所以纯棉拼接面料易产生沾色的问题。涤纶染色一般是在高温度高压力下,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瞬间形成较大空隙,使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的内部,染色完成时,染液降温至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以下,染料分子遂被凝固在纤维中,染料分子在常规的洗涤过程中是不可溶出的,所以纯涤纶面料拼接后不太会出现沾色问题。

  另外,从染色工艺分析染料在织物上的吸附、扩散、固着、清洗等控制不当,造成残留在布料上的染料在洗涤液中被白色或浅色部分再次吸染而造成沾色。但是现在的设计师在拼色搭配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服装颜色搭配的效果,也就是服装的卖相,他们基本上没有人把服装洗涤后的沾色现象这一元素放在设计的角度去考虑。

  目前,国家标准和服装行业标准的色牢度考核中,指标的设限一般只对单色产品的色牢度进行评价,对拼色产品的色牢度也用该指标考核是不够的。

  曾经有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件拼色的碎花短裙,是用3种面料制作而成的,分别是米色棉布、浅棕色碎花布、深棕色衬裙。裙子买回一次都没穿过,只是先用皂液清洗一下,结果衬裙的深棕色就沾色到米色裙面上,像一块一块的脏斑,无法再清洗掉,严重影响了穿着效果。

  厂家出示的面料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三种面料的色牢度都满足FZ/T81004- 2003标准的要求和GB 18401 B类的色牢度的要求,也就是一等品耐洗沾牢度不小于3-4级,里料的耐洗沾牢度不小于3级,厂家不接受花了钱的人他们产品不合格的投诉。

  国家标准和服装行业标准的色牢度考核中,对袋布色牢度没明确的要求,对袋布的选择也没明确的规定。

  一件男式夹克衫,米色的纯棉面料和里料,在两个插袋部位有明显的黑色污迹,把夹克衫的口袋翻过来,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件夹克衫的口袋是黑色棉布制作的,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这样的混搭消费者根本没办法预料其水洗后的后果,衣服的洗涤标签上也没有警示语“不可水洗”,根据FZ/T81008- 2011茄克衫服装标准的各项色牢度的检验测试要求,要求茄克衫里料的耐洗沾牢度不小于3级,面料的一等品耐洗沾牢度大于或等于3-4级,但没有明确规定口袋布的布料究竟是用里料还是用面料或第三种其他面料,同样也就没有规定口袋布的耐洗沾色要求。厂家为了节约主要材料的消耗,在生产时就会用库存积压的其他面料来制作比较隐蔽的口袋等部位。可如果单纯的按照FZ/T81008- 2011茄克衫服装标准规定的各项检验测试的项目来考核的话,这件衣服是合格的。

  1. 由于拼色面料的色牢度直接影响整件服装的外观,建议服装设计时不要只考虑美观性,更要考虑实用性,选用面料时要严控拼色面料的沾色牢度,以对产品质量负责。

  2. 建议在服装标准修订中应增加对拼色部位的色牢度考核指标和袋布的面料选择和其色牢度的考核指标。

  3. 拼色服装的沾色现象也会受浸泡、洗涤、储存等条件的影响,所以消费的人在穿用后要及时洗涤和烘干,有助降低布料间搭色及拼接处出现泳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