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染料的反应性及染料与纤维键合稳定性。如:卤代均三嗪、β-乙烯砜等。
(2)染料母体D:决定染料的亲和力、扩散性、颜色、耐晒牢度等。如:偶氮类、蒽醌类、酞菁类等。
(3)架桥基B:影响染料反应性及染料与纤维键合稳定性。如:亚氨基、甲亚氨基、甲酰氨基等。
在一定的碱性和温度条件下,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发生反应形成共价健结合(简称键合)而固着在纤维上的过程。
1、定义:反应性染料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或亲核加成反应,生成水解反应性染料,使其不能再和纤维发生键合反应的过程。
▲反应性染料的反应性越高,染料的固色速率越大,水解速率也随之增大,但固色率不一定能提高。
①染料结构:如:活性基、染料母体、架桥基等。 凡能降低中心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因素,都能
②染色条件:如:pH值、固色温度、电解质浓度等凡提高pH值、固色温度、电解质浓度均能提高染料的反应性。
【注意:当染料的亲和力过高时会因为染料的扩散性差而影响染料的固色率,同时水解后沾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也不易洗除。】
染料的扩散性越好,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越均匀,染料与纤维发生健合的几率越高,固色率越高。
染液pH越高,染液的碱性越强,越利于纤维素的离子化,纤维素负离子的浓度增加,纤维的溶胀增大,因此健合反应速率提高,固色率一般也将提高。
当pH值高于11时,随着染液中pH值的增高,染液中[OH-]比纤维中[Cell–O-]增加更快,[Cell–O-]/[OH-]的值减小,水解反应的比例将增加,因此在活性染料固色时,过高的pH值也是不利的。
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可提高2~3倍。但由于水解反应速率提高得更快,所以染料水解比例将上升,固色率降低。
宜根据染料的反应性选择正真适合的固色温度,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应充分,获得较高的固色率。
染色浴比越小,上染率越高,固色率也越高。 染色浴比过小会影响染色的匀染性。
染液中电解质浓度提高,纤维内相[OH-]随之提高,来提升了纤维素的离子化,使[Cell–O-]提高,键合反应速度提高,来提升固色率。
洗除吸附在纤维上未与纤维结合的染料(浮色),保证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
(2)染色需用软水,硬水中的金属离子会影响染料的溶解度、色泽的色光和牢度;
(3)为保证头尾色泽一致,卷染时染料应分二次加入,食盐应溶解后分次加入;
浸轧染液→烘干→汽蒸或焙烘→冷水洗2格→75~80°C热水洗2格→95°C以上皂洗4格→80~90°C水洗2格→冷水洗1格→烘干
浸轧染液→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100~103°C1~3min)→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1)为减少染料水解,染液和固色液分开化料,染色时通过混合器计量混合加入;
*Tencel纤维具有近似涤纶的强力,黏胶纤维的柔和、吸湿,丝绸的悬垂、光泽;
*Tencel纤维受外界的力的作用会分裂成更细小的微纤维,即原纤化,易在织物表明产生桃皮绒效果;
纤维特点:Modal纤维是一种环保型纤维素纤维。该纤维柔软、顺滑,具有丝般的光泽和质感,吸湿率高,染色性好。
活性基与蛋白质–SH、–NH2、–OH形成共价键结合;染料纤维的结合方式,随溶液pH值不同而不同,酸性条件下离子键结合。近中性时,染料与纤维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羊毛鳞片层结构,使染料在纤维中扩散较慢。易引起染色不匀。宜选用反应性较低,扩散性能好的染料,或用羊毛纤维专用染料沸染。
40~50°C开始染色(溶解度低时可在70~80°C开始染色),然后逐步升温(1~1.5°C/min)至沸,沸染30~90min,染后水洗和用合成洗涤剂中性洗涤。
性好于羊毛,不可能染成浓色。可在碱(pH=8~9)条件下染色。染色选用反应性稍强的X型活性染料。
在30°C的中性染液中开始染色,染20~30min,逐渐升温至98~100°C,分两次加入所需醋酸(总量为冰醋酸4~5mL/L),再染30~40min,然后水
中性染色:染液由染料、匀染剂组成。60°C始染,20min至沸,沸染60min。
酸性染色:染液由染料、匀染剂、 HAc(调PH为4)组成。染色工艺同中性染色。
*活性染料耐氯漂牢度主要受染料母体结构的影响。如:吡啶啉酮 、溴氨酸类较低;偶氮类较高。
*染料分子中具有游离氨基或亚氨基时,易发生重氮化和亚硝化反应 ,烟褪牢度较低。